第178章 并州大旱_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
笔趣阁 > 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 > 第178章 并州大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78章 并州大旱

  龙首原在旧都东南二十里外,地势高耸,站在其巅可俯瞰四周。若将新都建在此地,待皇宫建成,便可将城内景象一览无余。

  于是一场由宇文恺担任“总设计师”的浩大工程正式开工了。

  不过这些暂时跟杨广没有关系,自就藩一事被杨坚压下之后,他除了定期入宫请安之外,其余时间都深居简出待在府中读书和练功,连带着黛琦也跟着闭关参悟登真隐诀去了。

  以黛琦如今的武功境界,足可继续深入参悟这部秘笈,加上还有系统这个大挂逼在,完全不用担心走火入魔。

  开皇三年是个难得的太平年,外无蛮夷敌国入侵,内无谋逆叛乱之祸,新政继续深入推行,轻徭薄赋,减刑仁政,百姓安居乐业。大隋国内,一派生机勃勃,繁华之象已然初显。

  直至仲夏之月,京城东北方传来一个噩耗——并州大旱,庄稼颗粒无收。

  并州即现今的山西太原、大同以及河北保定一带,正是晋王杨广的封地。

  得知大旱消息,杨坚立即重视非常,第一时间派人筹齐赈灾钱粮送去并州。

  本以为如今国库充盈,区区旱灾足在掌控之内。

  谁料越过了半月,灾情不见好转,反而有越来越多的灾民从东北方逃来京城。

  杨坚意识到了事情的蹊跷和严重,一边安排现任雍州牧卫王杨爽救济灾民,一边召集群臣商议前往并州调查灾情的人选。

  “殿下,时机到了。”王辅贤大有深意的向杨勇进言,笑得格外奸诈。

  杨勇闻言神色一动:“你且说来听听。”

  王辅贤对他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解释了一番,令杨勇顿时茅塞顿开。

  “好,妙计,妙计啊!”杨勇大为赞赏,“王卿真乃孤之诸葛。”

  “不敢当殿下盛赞。”王辅贤忙自谦一番。

  于是之后王辅贤便上书杨坚,自称夜观天象,发现并州旱情之所以未能及时缓解,是因为“无龙主之实也”。

  这个“龙”指的自然是身为凤子龙孙的晋王杨广了,毕竟并州是他的封地。

  杨广身为晋王,却不在封地坐镇,使得并州有龙而无实,无法及时降雨,这才导致了这场大旱。

  这个理由听着荒唐,但在素来信奉天命的古人看来,却是再正当不过了。即便是九五之尊,也不能违抗天命。

  只是杨广到底是杨坚和独孤伽罗最宠爱的儿子,让他在大旱之时前往封地,帝后都有些不舍。

  旱情倒是其次,万一灾民暴动伤了他就不妙了。

  可对于天命之事,又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,万一因杨广就藩延迟导致灾情更加一发不可收拾,那罪过就更大了。

  可不派杨广去又能派谁去呢?小的年龄太小,还不够就藩资格,大的就一个杨勇,可杨勇是太子啊,太子的安危比杨广还重要,怎么能让他涉险?

  “还是派二郎去吧,一来二郎的功勋威望摆在那里,是皇子中除太子之外最具龙气者;二来二郎本身武功不俗,又有黛侯庇护,安全也当无虞。且二郎连沙场征战都游刃有余,又岂会惧区区灾民?”一番纠结之后,还是独孤伽罗当先作了决断。

  “如此也好,便听娘子的吧。”于是杨坚终于决定下旨让杨广前往封地,并授他并州总管之职,统领并州兵马。

  当然,身为一代明君,他自是不可能将希望全都寄托于天命之上。安排杨广就藩的同时,也派遣了钦差使者前去并州调查灾情。

  毕竟那么一大批钱粮送去,总不可能一点成效都没有,这里面肯定有猫腻。

  杨广接到旨意不久,就知晓了杨坚下旨的原因。

  “竟是王辅贤上书?”黛琦眉头一皱,“太子真是迫不及待想把二郎赶出京城。不过此计定然是王辅贤想出来的,此计看似寻常,别人也只以为只是将你派去封地而已,若能求得降雨便是最好。但细想一番便知其歹毒了,若依旧无雨他们便可散播晋王失德的谣言。太子怕是没这个心计。”

  杨广本来还没往这一层想,经她这么一提醒不禁心中一惊。是啊,在“无龙主之实”的既定条件下,若是他去了并州依旧无雨说明了什么?只能说明他德不配位啊。

  届时一个谣言便可毁了他南征北战历经艰辛才建立起来的名声威望,不可谓不歹毒。

  “可如今圣旨已下,违抗不得,不论如何我都得此时前往封地了。”杨广神色一沉,有些不甘,毕竟他再厉害也不可能左右天气啊。

  他也没自负到认为只要他去了并州,老天爷就真的这么给面子来一场及时雨。

  可难道就只能按照对方设计好的圈套一步步陷进去么?

  任谁都不会甘心。

  “不要紧,咱们去并州就是了,先试试能否引水灌溉,若是不行我还有别的办法。”黛琦信誓旦旦的打了个包票。

  “什么办法?”杨广一怔,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
  “二郎难道忘了我给你的那些书了?”黛琦意有所指道。

  “唔。”杨广蓦地想起那些书中的古怪知识,比如人工降雨……可以现今的条件,想要操作却是难度极大啊。

  “有难度不要紧,总会有办法克服的。”黛琦安慰道。

  “嗯。”杨广神色一定,“你说得对,总得试试才知道能否可行。”

  于是他先将杨俊小家伙送进宫去,杨俊颇为不舍,拉着小滚滚的小爪子依依惜别。

  杨广:“……”

  他心中不由得泛酸了,原来他这个做兄长的在弟弟的心里竟然还不如一只蠢熊!

  杨广眯了眯眼,看小滚滚的眼神多了一分杀气,也不知道这小胖子的肉好不好吃。

  小滚滚向来心宽体胖,可此时也不由自主的僵了一下,识趣地缩到黛琦怀里假装自己不存在。

  掩耳盗铃的一比。

  杨广有点唾弃自己了,竟然跟这么个蠢熊争宠,忒没出息……

  皇子就藩,尤其还是最受宠的皇子就藩,阵仗自然不小。杨广出城时,帝后率众皇子、皇女、文武百官相送。

  告别之后,杨广正式踏上了就藩之路。

  巧的是,这一次前往并州调查灾情的钦差使者恰好是现任民部尚书裴矩,于是几个老同事又碰面了。

  黛琦从马车车窗探出脑袋打招呼道:“裴使君,没想到还能再次与你共事呢。”

  裴矩嘴角一抽,坐在马上不动声色的拱了拱手:“黛侯莫取笑下官了。”

  “啧。”黛琦一挥手,“裴使君如此一本正经,好生无趣。”

  裴矩:“……”

  车内的杨广连忙把她拽回来,教训道:“你这一副女登徒子的模样成何体统?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车上带了个章台街里的呢。”

  章台街是长安城里有名的“红灯区”,多的是秦楼楚馆。

  黛琦闻言眼珠子一转,手里多了一条丝帕,一甩一甩的:“哎哟,还请殿下怜惜。”

  杨广表情瞬间凝固,然后仿佛咔嚓一声裂了:“……”

  系统都看不下去了:“求求你做个人吧,看把男神给吓得。”

  黛琦讪讪的收起帕子,故作正经道:“咳咳,为师渴了。”

  可以说十分有为人师表的样子了。

  杨广收拾了一番心情,认命的给她倒茶,只盼这一路上她不要继续作妖了。

  倒完了茶,杨广这才起身出了马车与裴矩寒暄几句。

  只是裴矩有重任在身,寒暄过后便先行一步,快马加鞭赶往并州去了。

  毕竟灾情不等人。

  并州与长安相隔千里,若是马不停蹄一个日夜便可赶到。但杨广一行不仅有兵马随行,还有行李辎重,自然慢了许多。

  而沿途所过,时有灾民相向而来,只是见到晋王仪仗不敢靠近,纷纷退至两旁去了。

  不管是如今的杨广,还是历史上早期的大业皇帝,对百姓都是怜悯爱护的。

  此时见这些灾民衣衫褴褛,食不果腹,杨广顿生怜悯之心,命人将所带银钱分与他们。

  虽不能令他们暴富,但也可维持一段时间的生计了。

  只要是勤劳之人,度过短暂的艰难期后定能寻得谋生之法。

  如此走走停停,三日后才抵达了并州境内。

  烈日炎炎,空气中仿佛都是一片烈焰,而脚下的土地则干黄皲裂,寸草不生。

  “停车。”杨广掀开车帘,命令道。

  车夫连忙勒住缰绳,止住了马车,回头道:“殿下,还未入城,外面天热,殿下还是进车内歇着吧。”

  杨广摆手示意无碍,随即走出马车环顾一圈,见随行士兵也都热的大汗淋漓,背上都沁出了汗水将衣物浸湿一片。

  “先找个阴凉之地休整一番,让将士们歇脚喝水。”杨广当即下令。

  “谢殿下恩典。”众人纷纷感激道谢。

  队伍来到一片林中,借着树荫遮挡阳光。

  “这太阳可真毒啊,这都快入秋了,怎么还这么热?”

  “谁知道老天爷发什么脾气?”

  “太史令不是说并州‘无龙主之实’么?如今晋王殿下到了,不就有龙主之实了?看来很快就要下雨了呢。”

  “对对对,咱们晋王是什么人?那可是凤子龙孙,少年天才!”

  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